就在不久前,今年初才大张旗鼓进入国内笔记本市场的新军——七喜,马不停蹄的又推U系列,又上A系列,一下show出多款机器,全是轻薄机型。七喜在开始推V系列的时候,提出“务实主义”的概念,这次又说是“务实主义进入轻薄时代”,让人怎么看,怎么也觉得不怎么“务实”。
但是七喜笔记本事业部的负责人却很坦然,务实是七喜一贯的风格,而推轻薄则是现在市场的大势所趋。
实际上,笔记本的性能、轻薄是个人们长久争论的焦点。在以前,性能和移动性之间是找不到交集的。因为照以前的技术水平,如果设计要点在于笔记本的性能,那笔记本的主要部件“火冒三丈”是必然的,散热就成了大问题。最关键在于,这些热量成了笔记本稳定工作的致命伤。特别是轻薄机型纤细的“身形”,在散热方面更是让人感到束手无策。于是,以往我们只能看到虽轻薄,但比主流机器性能低一截甚至低一大截的轻薄机型。人们总是说:如此轻薄的机器,性能上也就不强求了吧。
都是迅驰惹的祸。2003年,Intel发布的迅驰,让人们一下子关注起笔记本的移动性能来。当然,迅驰的高性能、低发热给了各大笔记本厂商广阔的想象空间。于是笔记本在普遍采用迅驰的同时,也开始“爱苗条”起来。毕竟,P4-M没能让人们体验到什么是移动计算的乐趣,P-M让越来越多超越P3时代的轻薄机器大行其道。于是大批1.5Kg以下、配备迅驰和12寸甚至是10寸屏幕的机器涌现出来,这里面包括IBM的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X31,也有华硕美轮美奂的S5,更有Sony令人匪夷所思的、带摄像头、手掌大小的TR2C。
进入2004,笔记本的轻薄似乎发了疯。2003年底,IBM完全不同于X31设计理念的X40甫一亮相就让笔记本市场炸了窝,引发了持久的争论。而华硕把光驱装进S5开卖M5,然后有紧接着推出了轻薄的让人爱不释手的S300。惠普的nc4000则规规矩矩的讨了不少人的欢心。Sony是闲不住的,把TR2C升级之后推出了TR3C,加了内存省了无线模块。这还不够,前些日子,还发表了号称“史上最轻薄”的X505。到这里笔记本的轻薄已经无以复加:X505的薄不及小指宽,仅800多克重。
国内厂商自然不会忽视国际巨头的动向。联想的S620、同方的X2000都是12寸1.5Kg以内的机型。原先被有些本本fans骂做傻大黑粗的国内笔记本也越来越精致。而暗地里,国内厂商也开始抛弃以往以价格作为唯一战场的做法,悄悄转移了战线。
为什么众多巨头如此扎堆凑热闹?心细的人不难发现:轻薄机型最先发布的地点,大多在日本、中国大陆、香港。说得直接点,这些轻薄机型,是针对亚洲人使用笔记本的习惯推出来的!就是在现在,欧美与亚洲对待笔记本的态度仍然是截然不同的。欧美人更看重笔记本的性能,对笔记本的移动性并不是太在意。欧美人出行基本上依赖汽车,鲜有人会“风尘仆仆”背着本本坐公交车和地铁的。欧美人另一个特点,是对笔记本的功能需求比较单一,他们用笔记本,多数是为了工作。工作之余,他们更喜欢用54寸的背投、完备的DVD音响系统和PS2来娱乐。
亚洲人则完全不同。在大陆、日本和香港,人们多依赖于地铁和公交车出行,而且这些交通工具都颇为拥挤,拎着3Kg的笔记本上下班无论怎么想都是件艰辛的事。同时,特别是在日本,人们已经习惯于在地铁上,用笔记本工作或者消磨掉长达一两个小时的旅途时光。这样,笔记本的轻薄、长续航时间、多功能性就日益被人们所看重。
于是,就有了众多轻薄机器纷纷亮相登场,丝毫不顾这一领域的“拥挤”。
这样看来,七喜确是很务实。不仅仅在产品上,也在市场需求的把握上。七喜笔记本事业部产品经理林波最后对记者说:我们就是要把主流商务笔记本,从14寸这一规格,拉到12寸这一规格!想想IBM的X40、想想惠普的nc4000,再想想华硕的S5和M5,12寸主流商务时代也许真的已经到来了?(新闻稿 七喜电脑提供 2004-08-19)